景德镇:陶瓷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之路
近年来,我市坚持聚焦陶瓷优先发展战略,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壮大新质生产力,在改造提升传统陶瓷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壮大先进陶瓷产业、布局建设陶瓷文创产业,在“锻长板、补短板、铸新板”中重构了产业发展新优势。
传统陶瓷产业:“老树”发“新芽”,质效双提升
2024年以来,景德镇聚焦陶瓷优先发展战略,向“新”而行,向“质”发力,传统陶瓷产业迎来了提质升级新机遇。
数字化改造是传统陶瓷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中国陶瓷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正式启动上线,成为了全行业的“产业云脑”。截至2024年底,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已入驻企业1945家,本市168家传统陶瓷规上企业全部入驻。平台汇聚了丰富的资源,引入陶瓷专家681人,技工人才154人,科研资源提供科研成果138个,入驻品牌712个,上架商品 2.2万余个,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陶瓷制品制造)标识注册量超9000万条,解析量超1.66亿条,撮合交易1220万元,还获评了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除了平台建设,数字化集群和企业的打造也成效显著。陶溪川直播基地、昌南新区先进陶瓷产业园等一批省级数字经济集聚区的建设,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陶瓷工业园区获批江西省第二批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贯标)陶瓷类企业达9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陶瓷企业27家。
在提升塑强区域品牌方面,景德镇也下足了功夫。《“景德镇制”陶瓷保护条例》的施行以及“釉下青花”等8类团体标准的制定,提升了品牌管理水平;设立的“景德镇制”溯源应用服务中心,已入驻企业24家、制码数量近13万个;通过打造“景德镇制”城市直播厅、开展访谈节目、举办高端品牌大会、冠名高铁品牌专列等方式,强化了品牌宣传。此外,“景德镇制”还积极推动品牌出海,在英国举办全球发布会,在香港举办首发展览,陶瓷官方旗舰店已开设14家门店,带动35家“景德镇制”陶瓷品牌的1800款产品进军阿联酋等国际市场。
电商产业的发展也为传统陶瓷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截至2024年,全市陶瓷快递量达10633.98万件,同比增长18.53%。从事陶瓷电商的企业达5000多家,陶瓷网店5万余家。陶溪川直播基地实现GMV50.73亿元,陶博城数贸产业园抖音平台实现GMV1.07亿元,陶瓷官方旗舰店2024年线上销售额1.09亿元,同比增长54.41%。
同时,景德镇还引导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欧神诺陶瓷等四家企业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恩达陶瓷、红叶陶瓷等企业进行节能改造,景德镇市瓷海瓷业有限公司和金绿能公司等企业则在废瓷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先进陶瓷产业:招大引强,创新驱动发展
先进陶瓷产业是景德镇培育壮大的重点产业之一。2024年,景德镇先进陶瓷产业持续招大引强,产值达到260.3亿元,同比增长28.87%,在全陶瓷工业总产值占比达34.7%,相比2023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
这一年,景德镇持续深化产业链布局,全年共引进39个项目,总投资达98.73亿元,16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昌江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围绕电子陶瓷新引进8个项目中 5个已实现投产,高新区新引进全球第二大芯片电阻用陶瓷企业九豪精密陶瓷,昌南新区压电陶瓷产业园新引进森村电子等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压电陶瓷制备体系。
在创新发展方面,景德镇建设了众多创新平台。全市共有陶瓷类科技创新及孵化平台58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3家、市级40家。该市还积极筹建长三角地区科创飞地,拟在上海建立景德镇市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市科技局正与陶瓷大学联合建设市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同时,景德镇也做强了创新主体。全市陶瓷企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总数达8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省级瞪羚、潜在瞪羚企业4家,省级专业化小巨人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
此外,景德镇还孵化出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依托哈工大特种陶瓷研究所景德镇研究中心孵化出3家全资产业化公司,万微新材料成功研发出新的氧化锆材料制备工艺,提高了材料的致密性和力学性能,有效增强了产业核心竞争力。
陶瓷文创产业:文化赋能,创意点亮未来
陶瓷文创产业是景德镇布局建设的又一重要产业。2024年,景德镇的陶瓷文创产业加速崛起,为陶瓷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建强创意平台是陶瓷文创产业发展的基础。陶溪川文创街区构建了“创意集市+邑空间+直播基地+智造工坊”等创意平台,2024年陶文创公司完成总营收5695.6万元,同比增长92%。陶源谷着力打造瓷源境文工旅产业园、三宝设计谷、三宝蓬艺术聚落等文创产业园,成功引进华光国瓷等一批创意设计机构。昌南里世界陶瓷潮玩小镇致力于打造国际潮流艺术IP聚集地,已签约商户累计38家,成为了陶瓷文化创新发展新地标。
为了优化创新环境,景德镇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陶瓷创意设计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强陶瓷研发创新的若干措施》《景德镇市陶瓷创意设计“人才飞地”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健全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获批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为第二批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城市,全市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在推动以文促产方面,景德镇深度开发了“无语菩萨”“岁岁鸭”等文化优势资源,博物馆IP网络出圈效应不断增强。实施“龙珠阁”品牌复兴计划研发高端国宴瓷,与“泡泡玛特潮玩制造”合作推出陶瓷潮玩新品,“春碗”出圈,引爆了文化传播新热潮。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与深圳文交所合作组建景德镇陶瓷交易运营中心,累计登记版权3万余件,开发陶瓷文创产品200余款。
未来,景德镇将继续多向赋能,多措并举,加快发展陶瓷产业新质生产力,在“锻长板、补短板、铸新板”中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让千年瓷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记者 甘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