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德化瓷 五彩斑斓中国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闻天下 -

德化瓷 五彩斑斓中国白

2025-10-29 17:29

来源:人民铁道网-人民铁道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白”陈仁海团队作品《天鹅飞舞》。陈仁海 摄

“红楼”人物跃然“瓷”上。邱双炯 摄

德化站站房以“中国白”德化陶瓷为设计灵感,宛如一件精美的陶瓷艺术品。陈明 摄

火与土交织成篇,古与今对话成诗。这座古老的瓷都以及千年窑火淬炼出的陶瓷工艺,正向世界娓娓诉说着新的传奇、展示着新的风姿。

来到兴泉铁路德化站,“瓷气”扑面而来:从远处眺望,德化站恍若坐落在翠绿山林中的瓷器,圆润的轮廓、温婉的色彩,加之遒劲有力的线条,让车站散发着古朴典雅的韵味。走近细细打量,外观温润莹白、姿态优雅舒展,候车大厅以白色和原木色为主色调,简洁大气,立柱凹槽木雕等细部装饰融入“德”字造型纹样元素,并结合闽南建筑中的传统门窗木雕形式,让优美柔和的曲线与德化“世界陶瓷之都”的美誉相得益彰。

福建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古瓷都。一抔戴云山的高岭土,一捧浐溪的清水,一窑千年不熄的旺火,烧制出举世惊艳的“中国白”瓷器。自唐宋迄今,它在千年时光的磨洗中更加熠熠闪光: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德化瓷入选国宴瓷与国礼瓷,它被越来越多世界著名博物馆收藏,成为中国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白”,代表明亮、纯净、清澈,因纯粹而唯一,因唯一而难免单调。但德化白瓷却让这一颜色呈现出丰富多变的层次:诞生于北宋初期的青白瓷、明清时期独具艺术风韵的“象牙白”、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广泛销往欧洲的“猪油白”、瓷色洁白纯净宛如葱根的“葱根白”,还有堪称德化白瓷“白如雪、润如玉、声如磬、透如绢”最佳代表的高白瓷等。德化瓷的白,是不拘一格的白,是五彩斑斓的白,是令人一眼心动的白。

曾经,这五彩斑斓的中国白受交通条件的限制而成为“山谷角落里的野百合”。德化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山区县,因地形复杂、山脉连绵,交通相对落后,既限制了当地群众的出行,也制约着德化陶瓷经济的快速发展。

2022年12月,兴泉铁路清流至泉州段开通,德化站投入运营,德化县不通铁路的历史宣告结束。“绿巨人”穿山越海、呼啸而来,让35万瓷都百姓圆了铁路梦,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乘坐动车而来,在德化瓷的大美面前陶醉、折服,直呼“不虚‘瓷’行”。

德化县搭乘兴泉铁路的快车,把旅游确立为全县战略性支柱产业,将“全资源、全景观、全季节、全形象、全品牌、全市场”的理念融入发展大计,全域旅游遍地开花。

7月1日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后,兴泉铁路泉州段新增德化至福州、厦门的动车,从德化、永春、安溪、南安四地可直达福州、厦门,“去省城必在泉州站中转换乘”的历史彻底终结。

当天上午,德化站候车大厅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场瓷箫舞蹈表演和瓷笛瓷碗演奏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旅客的目光。人群中,李先生手指翻飞之间,一幅精致的瓷器形状剪纸作品跃然眼前。他摩挲着这幅剪纸作品感慨道:“20年前我还是个学生,那时坐汽车去福州上大学要颠簸七八个小时,当时想着要是有能去福州的火车就好了。如今,我真在家门口坐上了直达福州的动车,真是想不到呀!”

速度,改变着瓷都,也深刻改变着陶瓷爱好者、艺术创作者们的轨迹。随着德化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艺术交流的增多、铁路的日益便捷,德化吸引了大量外来艺术人才成为“德漂艺族”,每年从全国各地到德化开展短期创作的艺术家数不胜数。

在德化,火与土交织成篇,古与今对话成诗。这座古老的瓷都以及千年窑火淬炼出的陶瓷工艺,正向世界娓娓诉说着新的传奇、展示着新的风姿。(作者:张贵锋 陈临燕 李楠)

【责任编辑:郑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