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国瓷专访景德镇陶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邓景扬:从官窑传承到跨界创新
10月20日,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期间,景德镇陶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邓景扬做客中国网中国瓷直播间,从品牌起源、工艺传承到创新发展,全方位解读“国瓷红叶”的成长密码,展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时代生命力。

“红叶”承载着时代的回忆和文化的深情
谈及红叶品牌的诞生,邓景扬的思绪回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那之前,景德镇各大瓷厂多使用‘景德镇制’这一区域公共商标,缺乏专属企业品牌。”他介绍,随着国家投资4369万元的“4369工程”即将投产,打造企业自有品牌被提上日程。
“定名‘红叶’,既有时节的寓意,更有文化的寄托。”邓景扬解释,项目投产恰逢秋季收获时节,“红叶”象征着耕耘后的硕果;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叶”代表情谊,寄托着通过陶瓷传递心意的美好愿景。
从十大国有瓷厂起步,红叶品牌历经70余年沉淀,如今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江西省名牌产品,承载着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时代记忆。

传承官窑文化,续写国瓷使命
“国瓷红叶的称号,是市场与国家的双重认可。”邓景扬详解了红叶与“官窑文化”的深厚渊源。他介绍,景德镇官窑始于元代1278年设立的浮梁瓷局,历经明代玉器厂、清代御窑厂的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承担起国家用瓷的重任。
红叶品牌诞生后,接续了这份“国瓷使命”:人民大会堂的日常用瓷,天安门重大活动的观礼用瓷,都留下了红叶的身影。
对于“现代官窑”的定位,邓景扬强调:“这不是我们的自封,而是消费者对我们品质与担当的认可。”他表示,这份赞誉已转化为企业的责任,驱动着红叶以更高标准打造产品。
高温铸瓷魂,1360℃烧出“耐用健康”
“景德镇以高温细白瓷名扬天下,而红叶的标准更胜一筹。”邓景扬揭秘了红叶瓷器的品质密码。景德镇高温细白瓷需经1280℃-1320℃高温烧制,而红叶将烧制温度提升至1360℃左右。
“别小看这几十度的提升,背后是成本与工艺的双重突破。”他介绍,高温不仅让陶瓷中的重金属挥发殆尽,保障环保健康,更让瓷质更细腻、釉面更润泽,兼具玉质感与高强度,做到经久耐用、易清洗。
有消费者反馈,使用20多年的红叶“古典园林”餐具仍完好如新,这份品质口碑也让红叶在缺乏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凭借口口相传积累了大量忠实用户。

老国企玩出新花样,圈粉年轻群体
作为老牌国企,红叶从未停止创新的步伐。邓景扬介绍,在2025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红叶带来了两大亮点系列:一是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元素的“联运东方”国宴级餐具,采用珐琅彩工艺与宝相花纹饰,搭配西方喜爱的几何纹饰,在上海发布后已获得国内外嘉宾的广泛好评;二是跨界联名文创产品,涵盖与完美世界、球球大作战等游戏IP的合作,为法拉利、保时捷定制的礼品,以及与徐悲鸿美术馆联合推出的纪念茶具。
面对消费需求年轻化的趋势,邓景扬透露,红叶将推出专属年轻群体的文创品牌,开发陶瓷饰品、手办、联名纪念品等产品。
同时,计划通过发展城市合作伙伴的方式,让红叶产品更便捷地走进消费者视野,“山不向我走来,我就向山走去,主动贴近市场与用户。”

聚陶瓷英才,让好作品走进寻常家
“做陶瓷不只是做产品,更要传文化。”邓景扬提到,为了把景德镇的陶瓷匠人、大师聚起来,红叶正组建红叶画院,计划本月28日正式成立。“画院要做的,就是让大师的好作品贴近市场,让老百姓能放心买、放心藏。”
他说,画院会借助中国网中国瓷平台,把陶瓷艺术品推给更多人,“有国企平台做保障,不管是选老师还是选作品,都能让大家信得过”。在邓景扬看来,这是红叶作为行业龙头该有的担当——不仅自己做好,还要帮整个陶瓷产业把文化传得更远。
承丝路基因,让红叶香飘海外
“陶瓷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载体,古代丝绸之路的‘压舱石’,如今仍是文化交流的纽带。”邓景扬介绍,红叶已在英国举办品牌发布会,为中法建交60周年策划专场活动,产品亮相迪拜中秋国庆庆典等国际场合。
未来,红叶将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布局,通过跨境电商、独立站、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推动陶瓷产品与文化同步“出海”。“我们希望让全球更多人了解景德镇瓷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让国瓷红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