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国瓷匠心 | 李甲栈:一人横跨两大瓷艺巅峰,获颁“终身成就奖”背后的破界人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匠大师 -

国瓷匠心 | 李甲栈:一人横跨两大瓷艺巅峰,获颁“终身成就奖”背后的破界人生

2025-09-25 19:33

来源:综合福建文联等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image.png

李甲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擅长“德化白”艺术瓷及曜变天目釉(建盏)创作烧制。从事陶瓷制作近五十载有百余件作品获国内外工艺美术类评比(大奖赛)金银铜奖。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北京“创新大工匠”、福建省陶瓷行业“特别贡献奖”、福建省轻工行业“八闽工匠”等荣誉,代表作系列获“中国陶瓷行业名牌”“福建名牌产品”等称号。

image.png

自投身陶瓷制作以来,李甲栈的艺路已走过近五十个春秋。从最初对瓷泥、釉水的反复琢磨,到如今成为横跨“德化白”艺术瓷与曜变天目釉(建盏)两大领域的领军者,他的每一步都与“坚守”和“突破”相伴。

数十年的深耕,他不仅斩获第十一届全国“发明创业奖・人物奖”、北京“创新大工匠”、福建省轻工行业“八闽工匠”等个人殊荣,更获颁福建省陶瓷行业“特别贡献奖”“终身成就奖”,成为行业公认的标杆;2017年,他荣登胡润“领军中国雕刻艺术榜”,2023年、2024年,“李甲栈技能大师工作室”“李甲栈陶瓷艺术大师传承创新工作室”先后获福建省人社厅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认定。

image.png

大展鸿图

在行业贡献上,李甲栈作为专家参与国家标准GB/T13524.3-2015《陈设艺术瓷器第3部份:文化用瓷》及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建窑建盏》的起草修订,将数十年实践经验转化为行业规范,为陶瓷工艺的标准化发展注入“李甲栈智慧”。

“师古而不泥古,传承不息,创新不止”,这是李甲栈的艺术信条,也是他突破陶瓷工艺边界的核心动力。在传统天目瓷工艺基础上,他敏锐捕捉当代人对“健康”与“美学”的双重需求,创研出两大标志性创新成果,让千年瓷艺焕发新生。

谈及创新,“甲盏窑曜变天目能量瓷”是绕不开的代表作。这一成果的灵感,源自李甲栈幼时用银元水压惊的记忆,结合《本草纲目》中“银有安五脏、安心神”的保健记载,他萌生了“银与天目瓷结合”的想法。

为实现这一构想,他多方请教、反复试验:选用建阳特有黑陶土,在釉水配方中添加多种天然活性矿物质,使胎釉含铁量高达6%—8%;从拉坯、修坯到烧制,全程纯手工把控,尤其在烧制环节,需将炉温精准控制在1350度,误差不得超过5度——温度稍有浮动,釉面的曜变结晶便会被破坏,斑点分布、色泽都会截然不同。“入窑万千,一宝难求”,正是这种极致的工艺要求,让每一件能量瓷的光辉晕轮都独一无二,曜斑随杯身转动而变幻,晶莹夺目。

image.png

另一项创新“银嵌天目瓷”系列,则是李甲栈跨界探索的结晶。他借鉴唐卡艺术的色彩美学,融合雕刻、化工、金属工艺,以古法高温烧制为媒介,将贵金属嵌入瓷器。为攻克银与瓷的结合难题,他历经上千次实验、耗时5年潜心钻研,最终让银嵌天目瓷成功问世——这项工艺不仅让陶瓷在色彩、样式上更显丰富,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177858.0),成为传统工艺跨界创新的典范。

image.png

image.png

“我从事陶瓷创作设计生产多年,烧制陶瓷可谓无数,惟独深感烧制天目瓷是难中之难。”即便深知工艺之艰,李甲栈对陶瓷的热爱从未减退。他常说:“以瓷为脉,溯源历史,与古人对话,参悟器物中的肌理构造与内在情感”——这既是他提升技艺的方式,也是他坚守初心的写照。

【责任编辑:杨俊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