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汉光陶瓷:1400℃烧透千年瓷艺,30年让官窑文化变“丝绸级”生活艺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闻天下 -

汉光陶瓷:1400℃烧透千年瓷艺,30年让官窑文化变“丝绸级”生活艺术

2025-09-25 18:33

来源:特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image.png

上海汉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始终以“超越传统,即是‘汉光’的传统”为设计理念,深耕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将千年制瓷工艺与现代科技艺术完美融合,铸就了兼具文化深度与国际影响力的“汉光瓷”品牌。

“汉光”之名,意蕴深厚。其表层承载“汉文化之光”的内涵——中华文明作为全球未断层的文化形态,陶瓷是核心组成部分,而有中国“第五大发明”之称的瓷器正诞生于汉代;深层则寄托“光大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使命。

image.png

公司前身源于由著名陶瓷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遊宇教授领衔的专业陶瓷研究团队,早在1993年,团队便深入解读历代官窑制品,走访欧洲皇家瓷厂,历经无数次试验,最终创制出兼具传统基因与现代审美的汉光瓷,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成立至今,汉光陶瓷始终坚守弘扬、传播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从上海弄堂里搭建首个实验窑的初创岁月,到如今构建数字化材料库的现代化发展,30余年里,企业始终以瓷为载体,将传统官窑文化的精髓融入每一件作品,既保留手工制瓷的温度,又注入新时代的审美趣味。

image.png

在烧制工艺上,汉光瓷突破历史局限,将烧成温度提升至1400℃——远超五代宋代白瓷的1150-1200℃、清代御窑瓷的1300℃,配合独特的七元配方与精细用料,使胎质致密坚实、吸水率近乎为零,质地更坚硬不易破碎,被《人民日报》赞为“当代陶瓷神话”。同时,企业攻克世界瓷器变形难题,作品底部平整度达95%以上(行业平均仅50%),可与锡或其他贵金属无缝衔接,连世界知名陶瓷品牌麦森的代表都叹服:“世界上好的瓷器再次出现在中国,是合理的。”

在环保与耐久性上,汉光瓷采用现代科技高效除铁法,将三氧化二铁含量降至0.13%,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环保瓷器;其革新的高温釉下彩工艺,变传统两烧制为三烧制,实现真正的釉下彩,可确保作品20万年不褪色,远超传统釉上彩绘数十年至数百年的保存期限。

image.png

理化指标上,汉光瓷更是刷新世界纪录:白度达88.5%、透光度56%、光泽度98.6%、釉面硬度7843MPU,每一项数据都彰显着“中国陶瓷发展里程碑”的实力。此外,汉光瓷的造型、装饰与材质水乳交融,强调节奏、韵律的美学形式,立体画面每一个视点皆求完美,无需题字印章补空,充分发挥瓷器立体优势,营造出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为人们提供高质量、高格调的生活享受。

image.png

据悉,“汉光瓷”系列作品已斩获国家100多项发明专利与400多项设计专利,在各类权威评选中屡获大奖:1999年“陈设瓷系列”获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展世纪杯金奖,2001年釉下彩“满叶绣球花”获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华艺杯金奖,2010年获评“中国元素十大奢侈品品牌”“中国高端日用瓷最具影响力品牌”,2017年《韵律》组合系列获“国匠杯”最佳创作奖……一系列荣誉印证着行业与市场对其的高度认可。

上海是汉光瓷的起点,更是其成长的沃土。李遊宇先生曾多次提及汉光瓷与上海的深厚联结:2008年奥运会汉光瓷限量飞天斗笠碗收藏展、2017年第二届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2019年中日文化展——日本笠间烧陶艺作品展等重大活动均在上海举办;在上海梅龙镇广场、外滩浦发银行等城市地标,汉光瓷以陶艺与公共环境艺术融合的形式,成为城市文化景观的亮丽一笔。

image.png

如今,汉光陶瓷已从上海弄堂的小窑炉,成长为拥有数字化材料库、引领行业创新的现代化企业。

【责任编辑:杨俊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