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瓷韵德化】奔富陶瓷:牵手知名酒企深耕文创领域 以青瓷为媒传播德化陶瓷文化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业宝库 -

【瓷韵德化】奔富陶瓷:牵手知名酒企深耕文创领域 以青瓷为媒传播德化陶瓷文化

2025-09-15 15:48

来源:特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德化县奔富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生产和销售餐具、茶具、酒具、咖啡具、茶叶罐等日用陶瓷。

公司重创新、重发展、重品质、重开发,不断开发出行业里的特色产品,一度掀起日用青瓷行业里的“小清新旋风”。

image.png

资质与技术双硬核,筑牢品质根基

自创立以来,奔富陶瓷始终将“创新”与“品质”视为发展命脉。

截至目前,企业已斩获100余项产品专利与版权,覆盖产品设计、工艺创新等关键领域,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大权威认证,确保每一件陶瓷产品的工艺与品质达到行业高标准。

早年打破德化普遍采用的氧化烧制工艺,带领团队历经无数次试验,攻克难度更高的“还原烧”技艺——对窑温控制、釉料配比提出严苛要求,最终让青瓷呈现出“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独特质感;

首创“分段式器型成型法”,将传统手拉坯工艺与数字化建模技术融合,实现对宋元德化窑经典器型的精准复刻与现代演绎;

当前还在持续投入研发新型环保釉料,进一步提升产品抗划伤性、易洁性,并探索立体浮雕、鎏金等工艺的多元应用,为日用陶瓷注入更多技术活力。

image.png

明星产品频出圈,演绎古今美学对话

在产品打造上,奔富陶瓷以“古为今用”为设计内核,从传统文脉中汲取灵感,推出多款兼具艺术感与实用性的爆款系列,屡获行业认可。

作为企业代表作,《忆荷》系列堪称“艺术与实用的共生典范”。该系列以荷为魂,选用特制玉瓷为胎、秘制青釉为衣,经1300℃以上还原焰淬炼而成——立体雕塑的叶脉线条尽显荷叶灵动,白青釉色交融如晨露未晞的荷塘,24K真金沿叶缘细细勾勒,添一抹内敛华彩。

image.png

除了“不易划伤、不易破损变色、易于清洗”的实用特质,《忆荷》系列还屡获殊荣:2018年在上海第112届中国日用百货商品交易会上获主办方高度评价,2021年《忆荷》茶具斩获中国陶瓷艺术作品金奖,2025年《忆荷餐具》更摘得第一届福建非遗匠作大奖赛金奖,如今已拓展至茶具、酒具、餐具等多场景,让青瓷之美融入日常。

image.png

专为星级餐厅打造的《玉竹沁香・咖啡具》,则成为“东方哲思的现代表达”。整套咖啡具采用羊脂白玉瓷制作,釉面洁白莹润,通过花纸白堆工艺精妙复刻连绵起伏的竹节纹理浮雕——触手温润细腻,光影流转间竹节若隐若现。

设计暗藏东方寓意:竹节层层递进象征“节节高升”,纯净质地代表对高洁品性的追求,将竹之坚韧与玉之温润交融,为现代咖啡仪式注入清雅脱俗的东方意境。“我们以咖啡为媒介,让世界感受中国竹文化与玉德的深邃内涵。”企业创始人陈心亮表示。

image.png

此外,《君子风范》茶具套组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主题,四款品杯分别饰以独立纹样、茶壶与公道杯汇聚四君子图案,实现实用功能与文人美学的和谐统一,成为东方文人精神的器物表达。

非遗传承匠师领航,书写差异化发展之路

奔富陶瓷的成长,离不开创始人、“福建非遗传承匠师”陈心亮的远见与坚守。

2011年,陈心亮怀揣陶瓷梦想租下厂房,最初瞄准汝窑却屡试不成。这场“失败的汝窑实验”,反而成为企业发展的起点——他创新性地将哥窑釉色与流行流线型杯型结合,让“釉面冰裂如星子坠入茶汤”的青瓷以“可触摸的诗意”走进都市茶席,凭借差异化器型与高成本包装迅速打开市场。

2014年工厂正式注册后,他又聚焦青瓷浮雕茶具研发,带领团队攻克“还原烧”技艺,2016年推出的《忆荷》系列一举成为市场宠儿,甚至引来同行“偷师”。

2017年,面对趋于饱和的茶具市场,陈心亮毅然转型餐具领域。尽管过程艰辛——“一年半烧掉五六百万,成品率不足三成”“每次开窑都像开盲盒,期待与绝望交替上演”,但他始终坚持创新。

2018年上海百货展上,奔富陶瓷的青瓷餐具以“颠覆白瓷审美”的姿态惊艳业界:釉面渐变如四季轮回,浮雕莲纹暗藏《爱莲说》气节,让餐桌成为感知四时的美学课堂。

image.png

“德化陶瓷要发展,必须走差异化路线。”这是陈心亮始终坚持的理念。他推动企业将影雕工艺融入青瓷制作,采用独家釉料配方打造胎体轻薄、釉色通透的特色产品;促成与茅台、剑南春等知名酒企的战略合作,让企业文创产品享誉业界。

image.png

如今,奔富陶瓷年产值已突破数千万元,产品线覆盖茶具、餐具、咖啡具、酒具等多元品类,形成“创意、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模式。


【责任编辑:杨俊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