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优化”破题赋能 激活千年瓷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千年窑火不熄,德化陶瓷始终是镌刻城市基因的“金名片”。近年来,德化县委编办立足机构编制职能本源,以创新为核心抓手,聚焦陶瓷产业全链条发展中的堵点、难点、断点,从机构架构、职能协同、人才供给三个维度精准发力,构建起“建机构、明职责、聚人才”的闭环赋能体系,为千年瓷都注入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活力,推动德化陶瓷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前行。
围绕陶瓷产业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到市场维权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德化县委编办打破传统职能壁垒,构建起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专业化机构体系。其设立县政府直属的德化县陶瓷发展中心,作为产业发展“总枢纽”,统筹推进产业规划编制、政策落地、品牌塑造等核心工作,内设4个职能科室实现“全流程”服务覆盖,让产业发展有了“主心骨”;组建县市场监管局所属的德化县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打造陶瓷领域“维权利剑”,为企业创新发展筑牢“防护网”;同时成立县科技局下属的泉州市陶瓷科学技术研究所,扛起产业升级“技术引擎”重任,聚焦智能陶艺设备研发、新型陶瓷材料应用、绿色生产工艺改良等关键领域,为陶瓷产业向“高精尖”转型提供硬核支撑。
为破解部门职责交叉、协同不畅等问题,德化县委编办以“权责清单”为核心,推动职能配置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转变。在职责划分上,明确县陶瓷发展中心负责陶瓷类职称晋级、项目申报、资金补助,以及各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名人、陶瓷艺术名人的评审工作;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的指导协调等任务交由县城镇集体联合社承担,实现职责分工清晰有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职责清单,为县陶瓷发展中心制定产业发展、品牌发展等5条主要职责,为泉州市陶瓷科学技术研究所明确陶瓷技术研发等6条主要职责,并细化其与陶瓷产业管委会、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最终形成“权责清晰、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工作机制,推动产业发展焕发“倍乘效应”。
深知“人才是第一资源”,德化县委编办用活编制“杠杆”,构建“引才+育才+用才”的全链条人才保障体系,为陶瓷产业注入“源头活水”。在引才方面,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累计为陶瓷科学技术研究所、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机构新增事业编制20余名,通过招考调入方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8名,实现“编制跟着人才走、人才围着产业转”;育才环节,联合泉州工艺美术学院、德化县职业技术学院共建“陶瓷人才培养基地”,开设陶艺设计、陶瓷雕塑、陶瓷电商等特色专业,按标准核定专业教师编制,及时招聘新教师充实师资队伍,每年定向培养企业所需技能人才400余人,为产业发展储备“后备军”。
德化县委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打破编制壁垒,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千年瓷都的长远发展夯实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