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景藏:青花分水见精神,匠心传承映人生
黄景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委员,首批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领办人,正教授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青花分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景德镇市劳模。现任职于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景德镇陶瓷技师学院。
从15岁踏入红星瓷厂学画,到如今成为江西省青花分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黄景藏的四十年陶瓷艺术路,始终贯穿着“家学传承”“技艺突破”与“文化出海”三重使命。
家学渊源,父子两代“青花大王”
黄景藏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父亲正是被誉为“青花大王”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卖九。
从小在陶瓷堆里长大,黄景藏对青花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
15岁进入红星瓷厂学画,后又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深造,在父亲的亲手点拨下,他掌握了青花分水花鸟技艺的精髓。
“我父亲对我影响极大,他不仅是技艺上的导师,更是艺术道路上的引路人。”黄景藏坦言,自己对青花艺术的追求,始终伴随着对父亲的崇敬与对传统的敬畏。
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在深入继承父亲黄卖九青花分水花鸟技法的基础上,黄景藏并未止步于模仿。
他敏锐地意识到,青花艺术若要在当代焕发新生,必须在题材与技法上实现突破。
他首创“青花分水人物”技法,将传统主要用于花鸟的青花分水技艺拓展至人物领域。
通过水料的浓淡控制、笔触的虚实变化,他笔下的人物神态生动、性格鲜明,仿佛能从瓷上走出。
2022年,他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而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在近年进一步将“半刀泥”雕刻技法与青花分水结合,创造出具有立体质感的新型青花作品。“半刀泥是我父亲命名并发展的雕刻技艺,但从未有人将其与青花分水结合。我尝试在雕刻的基础上进行分水渲染,使人物既有雕刻的层次,又有青花的韵味。”黄景藏介绍道。
这一创新不仅丰富了青花艺术的表现形式,更使陶瓷人物形象愈发饱满、鲜活。
陶瓷外交:让世界看见中国青花
作为多次参与国际展览与文化交流的艺术家,黄景藏对陶瓷的国际传播有着深切体悟。在谈论中,他多次提到“陶瓷是最好的文化桥梁”。
“青花瓷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张名片。”他说,“从中东到欧洲,从皇室到博物馆,青花瓷一直以来都是高贵、典雅的代表,另外大型青花分水人物无人仿制可以改成难以复制。我们应当通过高水平的国际展览、文化交流,让更多人了解当代中国的陶瓷艺术。”
他尤其强调“陶瓷外交”的独特价值:“一次成功的国际展览,其影响力远胜于千万广告。通过陶瓷,我们不仅展示技艺,更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审美。”
坚守技艺本质,反对工艺倒退
在黄景藏看来,真正的工艺美术必须含有高度的技艺含量与文化底蕴。景德镇是工艺震撼世界,要强调陶瓷工艺语言,
他直言不讳地批评当前市场上某些以“工艺简化”为卖点、缺乏艺术价值的所谓“创新”:“青花不是打点雪花、模仿表面效果就能称为艺术。没有深厚的功底和文化积淀,作品就缺乏生命力。”
他坚信,唯有坚持高标准、高难度的工艺传承,才能真正推动行业进步。“我用了二十五年专研青花人物,至今无人能够仿制。这不是傲慢,而是对技艺的尊重——真正的艺术,是偷不走、仿不来的。”
未来之路:融合与传播并举
如今,已从艺四十余年的黄景藏依然活跃在创作与教学一线。他正在尝试将颜色釉与青花相结合,进一步拓展青花艺术的表现力。
同时,他也致力于培养新一代陶瓷人才,担任职业技能竞赛裁判,践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使命。
他表示,希望未来能与中国各大产瓷区及优秀艺术家携手,共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陶瓷文化推广平台,树立行业标杆,推动中国陶瓷真正走向世界。
“艺术无国界,但艺术有根。我的根,就在景德镇,就在青花分水里。”黄景藏说。
这位从陶瓷世家走出的艺术家,正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父亲的青花梦,也开启着属于这个时代的陶瓷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