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杯流芳——宋元景德镇青白瓷酒器展”开幕
9月1日,“清杯流芳——宋元景德镇青白瓷酒器展”开幕式在陶溪川青白瓷博物馆举行。开幕式由景德镇陶溪川青白瓷博物馆馆长许绍文主持。景德镇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俞小平宣布展览开幕。景德镇陶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子力出席并致辞。景德镇市东方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宁研究员作学术发言。
陈宁研究员从青白瓷酒器的历史演变、工艺特征、文化内涵以及其在宋元时期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方面,阐述了本次展览的学术价值与艺术特色。陈宁研究员指出,青白瓷是宋元时期盛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瓷器品类。根据最新考古发现,景德镇道塘里、铜锣山、凤凰山等窑址生产青白瓷的时间可追溯至晚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证明景德镇是目前发现最早生产青白瓷的窑场。至北宋时期,景德镇已成为青白瓷窑系的核心窑场,其生产的优质青白瓷以细腻薄俏的胎质、温润如玉的釉色、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灵活多变的装饰闻名于世,不仅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瓷器品种,更被誉为景德镇“置镇之瓷”“立镇之瓷”。
在当前“景德镇手工瓷业遗存”申遗攻坚阶段,为更好地保护与弘扬景德镇青白瓷文化,多家单位联合主办了本次展览。展览围绕青白瓷的人文、历史、考古、美学和设计等多维度展开研究阐释,以宋元时期青白瓷酒器传世器物及标本为基础,系统展示了这一时期青白瓷酒器的发展演变、造型品类、工艺特点与人文背景,深入阐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突出的历史价值。
陈宁研究员进一步介绍,宋元时期景德镇青白瓷酒器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装饰手法多样,每类酒器都独具艺术魅力,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追求的生活品质与文化风尚。展览在宋元酒文化背景下,分单元呈现“饮酒器”“盛酒器”“贮酒器”,结合考古资料、绘画壁画、文献诗词以及景德镇独特制作工艺与装饰特点,对青白瓷酒器进行了多方位综合展示。展览凝聚了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青白瓷酒器的产生与发展作了系统梳理与深度研究,例如通过台盏和盘盏的制作工艺与装饰手法剖析,以一组六七件台盏托座的底部特征展示同类器物的不同装烧工艺;结合文献与绘画作品,对酒盏与茶盏的细微差别进行比较探析,并对“干杯”这一词汇的源起作了介绍。
陈宁研究员总结道,原创性展览与研究是景德镇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陶瓷文旅产业保持活力的催化剂。近年来,景德镇陶溪川青白瓷博物馆的系列展览受到社会持续关注,并在全国多家一级博物馆巡展,充分印证了原创性展览的重要性与认可度。
据悉,本次展览以近300件青白瓷实物及标本为载体,分三大单元展示宋元时期的饮酒雅趣与陶瓷匠心。第一单元“照影落清杯”聚焦饮酒器,呈现了北宋台盏、南宋至元代的盘盏等精巧器物;第二单元“为君倾酒壶”解读盛酒与斟酒器;第三单元“四时瓶贮酒”则聚焦贮酒器“经瓶”,系统梳理了其从北宋至元代的演变历程。
展览还通过文献、绘画与考古成果三重印证,生动还原宋元酒文化的丰富面貌。特别设置的工艺展示区借助工艺复原图,详细解析了北宋台盏、南宋盘盏等器物的制作细节。
陶溪川青白瓷博物馆是景德镇首家专注于青白瓷研究的惠民博物馆。本次展览作为该馆“香、花、茶、酒”宋代雅事系列展览的收官之作,将持续展出至2026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