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裔青少年探秘井陉窑 感受千年瓷韵寻根中华
7月8日上午,2025年“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石家庄营)的近4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走进石家庄“瓷韵旺角荟”,在这座集展览、体验、文创于一体的“井陉窑”陶瓷主题文化空间里,开启了一场触摸千年窑火、感悟中华文化的寻根之旅。
来自美国、西班牙、德国、荷兰等7个国家的营员们,在导游带领下穿梭于“历史长廊”“瓷器展览”“匠人工坊”三大主题展区。当看到从隋唐至明清的井陉窑精品瓷器时,孩子们不时发出惊叹。“井陉窑与邢窑、定窑、磁州窑并称河北四大名窑,早在隋代就成为中国最早烧制白瓷的三大窑口之一。”随着讲解,营员们了解到井陉窑这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辉煌历史,更被“白如凝脂、润若琼脂”的独特釉色所吸引。
在“匠人工坊”体验区,青少年们兴致勃勃地参与传统拉坯、素胎彩绘等互动项目。指尖触碰陶土的瞬间,千年制瓷技艺的温度仿佛通过血脉相传。营员王龙龙在自己的第一件陶艺作品上画了条首尾相接的中华龙,他说,“原来祖先们用这样的智慧创造出如此精美的瓷器,不管走多远,这条龙都会带着我找到根的方向。”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孔子文化学校的郑慧明老师,在自己创作的彩绘陶瓶上精心写下河北文旅宣传口号。她表示,要把“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口号带到西班牙,带到巴塞罗那。
据了解,作为中国侨联的品牌活动,“亲情中华・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已成为连接海外华裔青少年与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此次河北营邀请了260余名来自10余家海外华文学校的青少年,分赴石家庄、保定等地,通过体验剪纸、太极等非遗文化,游览古城古迹,沉浸式感受燕赵文化魅力。而“瓷韵旺角荟”作为今年5月启用的石家庄文化新地标,以“文化IP+场景消费”模式让千年井陉窑文化焕发新生,成为营员们寻根路上的生动课堂。
井陉窑文化研究会会长印海廷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体验,让海外华裔青少年不仅看到文物,更能触摸文化根脉。正如营员们在彩绘瓷器上留下的鲜活色彩,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在这些年轻心中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