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河海讲堂”首期在中国网中国瓷(自贸港)文化体验中心开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头图 -

“河海讲堂”首期在中国网中国瓷(自贸港)文化体验中心开讲

2025-04-30 11:11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4月26日,由海南省河南大学校友会发起,海南省苏学研究会与河南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河海讲堂”第一期在中国网中国瓷(自贸港)文化体验中心正式开讲。此次讲堂吸引了河大校友与海南“坡粉”齐聚一堂,共同回溯苏轼在开封从政的光辉岁月,深度挖掘三苏文化的深厚内涵。

image.png

“河海讲堂”第一期现场

本次活动由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秘书长、海南省河南大学校友会监事长秦纪明主持。秦纪明在开场中详细阐述了“河海讲堂”的创办渊源与宗旨。他表示,讲堂将依托河南大学雄厚的学术资源,以近千名活跃于海南各界的河大校友为根基,以中国网中国瓷(自贸港)文化体验中心为主要活动阵地,致力于打造一个以启迪思想、传播文化、助力自贸港建设为目标的讲座品牌。

image.png

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秘书长、海南省河南大学校友会监事长秦纪明主持

今年正值苏轼开封从政960周年,海南省苏学研究会以此为契机,开启了对苏轼治国理政思想的系统研究。在“河海讲堂”现场,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带来了题为《身在朝中,割爱为民——苏轼开封十年治国理政理念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他从独特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苏轼在开封十年间治国理政的理念与实践,引发众人思考。

image.png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公羽

李公羽先生指出,眉山是三苏的故乡,而开封则是三苏文化的发祥地,是孕育三苏“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的摇篮,也是苏轼、苏辙施展政治抱负、积极参与治国理政的重要实践地。李公羽先生通过对史料文献的细致梳理,列举出苏轼在开封任职期间在多个领域参与国家与地方治理的成功案例,并将苏轼的治国理政理念归纳为六个方面,这些理念至今仍对国家治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河南大学文学院郑慧霞副教授通过远程连线的方式参与研讨。她从色彩学角度出发,大量引用苏轼的经典诗词,对眉山时期、琼州时期、汴京时期的苏轼进行对比分析,为大家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观察苏轼的视角,其敏捷的思维和激情的表述,展现出河南大学名师的深厚学养。

image.png

河南大学文学院郑慧霞副教授

活动现场,中国网中国瓷副总经理曹宇对中国网中国瓷项目进行了详尽介绍。作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重磅打造的瓷类数字文化产业国家平台,中国网中国瓷国际传播贸易平台以中国外文局“媒体+产业”双融合为指导思想,依托于中国网中国瓷频道,肩负着弘扬中国瓷文化、推动产业发展的使命。

image.png

中国网中国瓷副总经理曹宇介绍中国网中国瓷项目

该平台积极打通瓷器文化产业链,围绕景德镇、德化、醴陵等瓷都名镇,以及钧瓷、汝瓷等经典瓷器品类,与众多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及非遗传承人展开深度合作,精心打造“大师+国礼+生活+文创艺术品”生态圈。平台巧妙地将艺术瓷从高雅殿堂延展至日常生活,让用户在使用瓷器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器物之美,更能体会文化带来的优越感。同时,平台坚定推进中国瓷文化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战略方向,计划通过数字化交易、品牌建设、国际论坛等多维度发展路径,让中国瓷走向世界,成为国际瓷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领军力量。

image.png

中国网中国瓷(自贸港)文化体验中心合影

而作为本次活动的举办地,中国网中国瓷(自贸港)文化体验中心同样亮点十足。这里不仅是“河海讲堂”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更是中国瓷文化展示与交流的前沿窗口。体验中心将中国瓷的深厚底蕴与自贸港的开放优势相结合,通过沉浸式的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瓷器的魅力,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未来,体验中心还将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成为连接中国瓷文化与世界的桥梁,助力中国瓷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

image.png

李帅涛向李公羽先生颁发荣誉顾问聘书并赠送中国瓷礼物小龙宝

在交流互动环节,海南省社科院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所负责人陈勇、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海滨教授也分享了独到见解。活动最后,中国网中国瓷总经理李帅涛代表承办方,向李公羽先生颁发“河海讲堂”荣誉顾问聘书,并赠送中国瓷礼物小龙宝,为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责任编辑:杨俊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