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瓷艺中国·第8期》非遗陶瓷大师顾绍培:于紫砂天地精耕细作,践行传承创新使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精品栏目 -

《瓷艺中国·第8期》非遗陶瓷大师顾绍培:于紫砂天地精耕细作,践行传承创新使命

2025-03-21 20:37

来源:中国网中国瓷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image.png

顾绍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顾绍培出生于陶艺世家,自幼便受到家族紫砂技艺的熏陶。1958年,他师从陈福渊老艺人,后来更是得到顾景舟大师的亲自指导。他不仅专注于紫砂创作,还坚持练习书法、绘画,并将传统书画艺术融入紫砂造型设计,形成了独特的“方圆结合”美学风格。

1986年,顾绍培设计制作《双百福寿瓶》和《十六竹特大千筒盆》过程中,他反复调整比例与细节,最终以“刚柔相济的线条”和“严谨的工艺”让《双百福寿瓶》成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在大型紫砂器创作中的突破。

从38岁起,顾绍培就开始带徒授艺,他总结出“示范与自习结合”“分解与整体结合”等七条教学原则,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出了多位紫砂工艺中坚力量。

顾绍培的代表作品丰富多样。《百寿瓶》在1984年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该作品以传统寿字纹为装饰,融合紫砂绞泥工艺,展现了工艺与文化的深度结合。《双百福寿瓶》通过对称造型和精细雕刻,成为紫砂大件陈设陶艺的典范。《高风亮节壶》系列以竹为灵感,壶身线条垂直端正,壶嘴与壶把以竹节为形,兼具刚劲与柔美。《天龙鼎珠》采用绞泥技法,龙纹装饰栩栩如生,象征祥瑞;《仰宇提梁壶》以几何线条为骨架,提梁造型独特,壶身铭刻诗文,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此外,顾绍培还擅长制作花盆、茶具等实用器。1976年,他设计的八件新型花盆入选全国工艺美展;其特大扁方凤耳瓶在1979年北京展览后被澳大利亚收藏家收藏,开创了紫砂大件工艺新高度。

顾绍培的创作生涯贯穿了“传承与创新”,他的作品既延续了顾景舟一脉的严谨工艺,又融入了个人对线条美学的独特理解,印证了紫砂艺术“技近乎道”的精神。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责任编辑:杨俊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