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艺中国·第5期》非遗陶瓷大师吴奇敏:像杂技演员的制壶“状元”!
吴奇敏,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1964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的陶艺世家,这使她自幼深受紫砂文化的熏陶。1979年,年仅15岁的她便投身紫砂陶制作,早期以模具制壶为主,后转向全手工技艺。她的师承关系十分深厚,1985年拜顾景舟高徒、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吴群祥为师,系统学习传统技艺;2009年又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进一步深化艺术造诣,还曾受顾景舟、蒋蓉、徐汉棠等前辈亲自指点。
2018年第四届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中,54岁的吴奇敏克服腰肌劳损的困扰参赛,创作出以唐代仕女为灵感、融合直线与弧线设计的《唐风提梁壶》,最终夺得紫砂陶制作项目“状元”称号。这一作品以唐代仕女为灵感,刚柔并济的线条融合了大唐的繁华与紫砂的禅意,壶身宛如丰腴仕女,提梁结构的平衡感令人赞叹,被评价为“守正创新的典范”。
年轻时,吴奇敏制壶速度极快,曾模仿邻居阿姨一天制作36把模具壶。后师从吴群祥(顾景舟弟子)学习全手工制壶,从追求速度转变为“慢工出细活”,通过反复制作工具磨炼心性,逐渐形成了严谨、典雅的风格。顾景舟观摩她早年制壶后,笑称她“像杂技演员”,这一评价也成为她技艺精进的重要契机。
创作风格以圆器为主,作品造型古朴端庄,线条流畅饱满,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注重“守正创新”。除了《唐风提梁壶》,吴奇敏还有众多代表作品。《宋韵提梁壶》延续传统提梁壶型,融入宋代简约美学,壶体圆润流畅,曾亮相第七届阿联酋文化遗产节。《简洁壶》以极简线条诠释光素器之美,荣获第三届太湖博览会银奖,完美展现“功能与形式统一”的设计理念。《彩虹提梁组壶》通过多色泥料搭配创新提梁结构,获第四届西湖博览会优秀奖,体现了她对泥料与造型的超强掌控力。花器代表作《梅桩壶》,壶身仿梅桩瘿节,贴塑梅花浮雕,写实与艺术化表达相得益彰。
在艺术成就之外,吴奇敏积极投身公益与传承事业。她创办巾帼创业基地与传习所,免费教授500余名学生,为紫砂技艺的传承贡献力量。她的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韩国陶瓷文化博物馆等收藏,并多次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展,提升了紫砂艺术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