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艺中国·第2期》非遗陶瓷大师赖礼同:破吉尼斯,德化瓷作品被故宫、国博收藏!
赖礼同幼时家境清贫,求学需徒步十余里,学艺期间也曾因挫折自我怀疑。但一位老师的教诲“人无知识无作为,鸟无翅膀不能飞”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以此为人生信条,凭借超乎常人的勤奋练习雕塑技法,从班级中游跃升至第一名毕业。
2013年,他与许兴泽大师合作,耗时3年攻克大型德化瓷烧制技术难题,创作出高2.219米的巨型孔子瓷像,创“大世界”吉尼斯纪录,该作品现陈列于德化文庙,成为当地文化地标。
在传承传统瓷艺的过程中,赖礼同秉持创新理念,提倡“不闭门造车”,常与同行交流,从年轻人中汲取灵感,将传统瓷塑融入现代审美。他与多所院校合作设立实践基地,免费提供学习场所,培养出数百名陶瓷技艺人才。
赖礼同的代表作品众多,且各具特色。
《山鬼》灵感源自《楚辞·九歌》,塑造了“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的山林女神形象,外衣厚度仅0.几毫米,仿若真实布料,展现极致的薄胎瓷塑工艺。
《富贵吉祥》采用素烧法,瓶身镶嵌立体菊花,花瓣细如发丝,因工艺难度极高(烧制易碎),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关公》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以刚毅神韵著称;
《高兴笑佛》以夸张笑容传递豁达意境,获第九届博览会金奖。
《为人民服务》融合政治题材与传统瓷塑,体现时代特色;
《羲之爱鹅》以王羲之典故为题材,展现文人雅趣;
《托起半边天》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刻画女性劳动者形象。
此外,《八仙过海》《唐韵侍女》等作品也各具特色。
赖礼同的艺术风格刚柔并济,作品既保留德化白瓷温润如玉的特质,又通过凌厉线条展现力量感。他还擅长仿生技艺,模拟织物、植物等自然形态,突破陶瓷材料限制。他认为陶瓷需经烈火煅烧方显品质,人生亦是如此,将制瓷视为品格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