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钧瓷亮相央视《2025年非遗晚会》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闻天下 -

钧瓷亮相央视《2025年非遗晚会》

2025-02-05 15:28

来源:钧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2025年农历乙巳蛇年新春之际,由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新春特别节目《2025年非遗晚会》于1月31日、2月1日(大年初三、初四)晚20:00在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image.png

晚会通过300余项精彩的代表性非遗项目,生动展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活力与无限魅力。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的精彩亮相,成为了晚会的一大看点。

image.png

image.png

钧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而闻名于世。此次晚会上,钧瓷烧制技艺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任星航应邀参加,他的现场讲解和镜头展示,让观众们领略到了钧瓷窑变的独特魅力。在窑火的烧制下,钧瓷釉面呈现出五彩斑斓、变幻莫测的釉色图案,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image.png

《2025年非遗晚会》让钧瓷大放异彩,但禹州神垕才是钧瓷的真正舞台,这里的每一片土地、每一缕空气都似乎蕴含着钧瓷的灵性与韵味。诚邀您亲临钧瓷故乡禹州神垕,见证钧瓷从泥土到艺术的蜕变,体验千年文化的传承,感受钧瓷的独特魅力。

image.png

钧瓷,产于河南省禹州市,其名源自于我国夏朝建都时在禹州建立的钧台,因钧台而得名。钧瓷创烧于唐代,昌盛于宋朝。在宋徽宗时被皇家定为御用珍品,严禁流入民间,故保存下来的完器不多,使得传世宋钧极为稀少,身价极高。钧瓷之所以名贵,除了其艺术特色和工艺成就外,主要是烧造困难,得之不易,从选料到烧成共需七十二道工序,故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说法。

钧瓷烧制技艺是以当地独有的瓷土等为坯料,以多样矿物质成分为釉料,通过配料、成型、上釉,并在土质双火膛窑炉中经1300℃烧制,使成品具有“窑变”独特艺术效果的传统手工艺。其核心工艺“窑变”,窑炉烧制时,实现对炉温变化气氛的控制,使瓷釉产生物理、化学变化后,瓷器釉面呈现出色彩绚丽、耐人寻味的神奇品相。由于窑变与诸多因素相关,非人为所能掌控,因此钧瓷的釉色具有不可复制性。“窑变”使钧瓷具有了区别于中国乃至世界所有单一色釉瓷的独特性,显示了钧瓷艺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家有万贯,不如有钧瓷一片”的习语,生动地见证着中国社会各阶层对钧瓷的珍视程度。

2008年6月,《钧瓷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立了代表性传承人,并支持和帮助了传承。建立了研究机构和各种形式的展览馆,定期召开烧制技艺研讨会,出版了相关论著100余部。政府和有关团体建立了保护机构,健全了保护机制,制定了该技艺的管理办法和相关法规,对宋代双乳状窑炉遗址进行了重点保护。每年举办钧瓷文化节,并利用多种媒体经常性宣传烧制技艺,扩大其影响,增强民众对这一宝贵遗产的认知度,使中华民族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责任编辑:杨俊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