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红生:钧瓷传承中的守正与创新
在河南省禹州市,钧瓷的故乡,有一位深耕钧瓷艺术数十年的省工艺美术大师——刘红生。他不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匠人,更是河南省级非遗传承人,肩负着将这门古老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的重任。
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级非遗传承人刘红生
刘红生与钧瓷的缘分,始于家族传承。从小耳濡目染钧瓷技艺的他,在师傅的悉心教导下,潜心钻研30余载。钧瓷在他眼中,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祖辈传承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
吉祥尊-刘红生钧瓷作品
钧瓷,作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刘红生介绍,钧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独特艺术风貌。在北宋时期,钧瓷受到宫廷赏识。徽宗皇帝对钧瓷的喜爱与参与,使其美学追求达到极致,钧瓷温润如玉的质感影响了整个宋代的审美风尚,也促使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在同一时期蓬勃发展。
盛世饕餮鼓钉画缸-刘红生钧瓷作品
钧瓷因产于钧台而得名,其独特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特点,得益于高温铜还原技术。在烧制过程中,釉料受窑内气氛影响,如一氧化碳的微妙作用和窑温氧化程度的不同,会产生千变万化的效果,可以表现出中国山水画、人物、动物等多种艺术形态,给人以无限遐想。这种艺术效果,正是钧瓷能够受到世人推崇和喜爱的关键所在。
作为非遗传承人,刘红生大师对于守正与创新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传承不仅仅是传承古代的器物和技艺,更重要的是传承古代的人文精神。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不能抱着古代的器物思考现代。因此,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将钧瓷艺术融入到当今的社会生活当中,使其更具现代感和实用性。他的作品借鉴中国传统元素,采用中国的铺首,包括鼓钉做画缸的一个设计,窑变效果犹如千山万水,非常符合中国人文精神的特征。在创作中,无论是器型设计还是釉色搭配,他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力求在保留钧瓷传统韵味的同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铺首尊-任英歌钧瓷作品
刘红生一家的作品各具特色,始终围绕着钧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开。他爱人任英歌的作品,器型柔美,曲线流畅,宛如女性的温婉细腻在瓷间流淌,釉色丰富,展现出她对钧瓷工艺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审美。他女儿的作品则是非常具有年轻化的一个审美取向,包括她对古诗文的理解,从中体现出自己的一个艺术审美,《观沧海》是她的一个代表作,由海浪来表现她的一种情怀,用水来表现她的一个意境,水浪涌动间,传达出年轻人对世界的诗意情怀,深受年轻人追捧。她们的作品中都融入了女性的柔美和细腻,以及年轻化的审美取向,使得钧瓷艺术在传承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观沧海-刘润桦钧瓷作品
面对中国陶瓷市场的发展现状,刘红生认为,目前中国的陶瓷市场百花齐放,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都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然而,陶瓷工艺师们通常更加注重自己的技艺和设计,对于宣传和推广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因此,他希望通过中国网中国瓷等平台,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陶瓷艺人的坚守和创新精神。作为非遗传承人,不仅要传承钧瓷技艺,更要培养孩子们成为优秀匠人,让钧瓷文化代代相传。
蝶恋花-刘红生钧瓷作品
【人物简介】
刘红生,1974年2月生于河南禹州,师从任星航先生学习传统钧瓷烧制、成型技艺及实验。1999年至今工作于禹州市星航钧瓷有限公司,国家级非遗项目钧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0年度“宋代官瓷制瓷技艺人才培养”授课导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劳动技术能手、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技术能手、国家职业(技能)一级/高级技师(陶瓷装饰)、国家职业(技能)一级/高级技师(陶瓷烧成)、高级工艺师、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
【重要获奖】
2005年11月在河南省陶瓷手工成型工(手拉坯)职业技能竞赛百花奖活动荣获银奖
2006年11月作品《双兽罐》荣获河南省工艺品旅游品设计大赛金奖
2007年11月荣获河南省陶瓷造型设计大赛二等奖
2008年6月首届中国美术陶瓷技艺大赛手拉坯铜奖
2009年11月第二届全国陶瓷造型设计大赛铜奖
2011年5月作品《天池洗》荣获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银奖
2012年5月作品《益寿画缸》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2年7月作品《春城》荣获第二届大地奖银奖
2012年11月作品《劲牛》荣获河南省第三届艺术设计作品展览暨河南省第一届“金泰华杯”艺术设计创业技能大赛三等奖
2013年5月作品《螭虎画缸》荣获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银奖
2013年12月作品《荷塘清趣》荣获“2013河南省首届陶瓷艺术大展”二等奖
2013年12月作品《蝶恋花》荣获“2013河南省首届陶瓷艺术大展”三等奖
2014年5月作品《双龙画缸》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4年6月作品《祥云画缸》荣获第四届大地奖金奖
2014年8月作品《钧瓷盘》荣获第十二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陶艺作品一等奖
2014年11月作品《三羊尊》荣获上海中国河南首届“豫陶杯”精品展评金奖
2015年3月作品《钧瓷盘》荣获第十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银奖
2015年4月作品《钧瓷盘》荣获2015“东方韵”第四届国际陶瓷艺术评比金奖
2015年5月作品《蝶恋花》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5年6月作品《螭龙画缸》荣获第五届大地奖金奖
2015年9月作品《挂盘》荣获第四届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金奖
2015年9月作品《画缸》荣获第四届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金奖
2016年5月作品《秦风画缸》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2016年5月作品《螭龙钵》荣获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银奖
2016年7月作品《螭龙钵》荣获第六届大地奖金奖
2016年9月作品《香渡》荣获第二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金奖
2016年11月作品《华夏记忆·石魂》荣获第九届“中陶奖”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金奖
2016年11月作品《双龙画缸》荣获第九届“中陶奖”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铜奖
2016年11月作品《香渡》荣获河南省陶瓷烧制技艺职业技能竞赛金奖
2016年12月作品《宝马印象》荣获BMW Lifestyle非遗创意设计大赛中荣获铜奖
2017年1月作品《华夏记忆·石魂》荣获首届上海·当代中国钧瓷名匠作品展金奖
2017年1月作品《莲语》荣获“华豫匠造妙韵天成—首届上海·当代钧瓷名匠作品展”银奖
2017年1月作品《万山红道·蝶恋花》评为“2016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钧瓷作品”
2017年7月作品《石魂画缸》荣获第五期中国钧瓷藏品交流展荣获金奖
2017年9月作品《祥云画缸》、《祥云果盘》荣获第五届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大赛金奖
2017年9月作品《蟠龙画缸》荣获第五届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银奖
2017年9月作品《双龙画缸》荣获第五届河南省钧瓷窑变艺术创新大赛铜奖
2017年9月作品《城市印象·春夏秋冬》荣获第二届“CHINA·中国”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展艺术陶瓷类铜奖
2017年9月作品《城市印象·春夏秋冬》荣获第二届“CHINA·中国”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展艺术陶瓷类“网评最佳人气奖”
2017年10月作品《天道》荣获2017第十八届“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2017年11月作品《祥云画缸》荣获第二届上海国际陶瓷柴烧艺术大赛优秀奖
2017年11月作品《汉风花器》荣获第三届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精品发展论坛暨近、当代艺术陶瓷收藏精品展银奖
2017年11月作品《螭龙画缸》、《祥云盘》荣获第三届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精品发展论坛暨近、当代艺术陶瓷收藏精品展铜奖
2017年12月作品《和谐源·彩陶》入选2017第五届中国西部陶艺作品双年展优秀奖
2018年11月作品《双龙画缸》在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中荣获金奖
2019年8月作品《祥云花器》在第八届大地奖陶瓷创作新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9年8月作品《双螭龙画缸》在第八届大地奖陶瓷创作新设计大赛中荣获特等奖
2019年9月作品《莲语》荣获瓷耀中原·河南省工艺陶瓷创新作品展金奖
2019年10月作品《祥云君子杯》荣获中国收藏家协会举办的“收藏好手艺”之2019“千杯万盏”中国工艺美术茶盏文化收藏活动。一等奖
2019年10月第六届河南省陶瓷艺术创新大赛作品《灯笼画缸》金奖
2019年10月第六届河南省陶瓷艺术创新大赛作品《无遮汇》银奖
2019年10月第六届河南省陶瓷艺术创新大赛作品《雲霏雨霁》金奖
2020年11月作品《铺首尊》荣获第九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金奖
2021年8月作品《雄风尊》荣获第十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特等奖
2021年9月作品《天道》荣获薪传奖传统工艺大展优秀奖
2021年10月作品《山出云》荣获《2021第七届中国西部陶艺作品双年展》二等奖
2022年11月作品《螭虎画缸》在第十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中荣获金奖
2023年4月作品《双虎尊》荣获第二届工艺美术与创新设计博览会银牌
2023年5月作品《美虎尊》荣获第三届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百鹤奖
2023年6月作品《五螭龙画缸》荣获第二届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技艺传承奖
2023年7月作品《吉祥画缸》荣获第十一届大地杯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金奖
2023年9月作品《双螭龙画缸》获得中国钧瓷暨美术陶瓷博览会优秀奖
2024年6月作品《螭龙画缸》甲辰龙年生肖主题作品展银奖
2024年6月作品《双螭龙画缸》甲辰龙年生肖主题作品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