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风、雅、颂,醴陵陶瓷美学进化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瓷都名镇 -

风、雅、颂,醴陵陶瓷美学进化史

2024-06-06 18:02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扁豆双禽长颈瓶。1907年,由醴陵瓷业学堂画师共同创作。

撰文/记者 唐兵兵 实习生 熊文 方远亲

中国有种绝美的色彩,叫“醴陵釉下五彩”。醴陵釉下五彩瓷,是对瓷器色彩的一种极限突破。它让瓷器在色彩上真正实现了随心所欲,艺术家能在纸面呈现的,就能在瓷器展现。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出现,仿佛横空出世,充满神奇。据传,醴陵近代瓷业先驱熊希龄曾把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呈贡慈禧,并进言“江西瓷已有千百年历史,醴陵瓷仅数年之功”。慈禧很是开心,大加赏赐。

在此之前,青花瓷是陶瓷的绝对霸主地位,釉下五彩出现之前,醴陵也以青花瓷为主。釉下五彩瓷的出现,打破了青花的垄断地位,迅速成为代表湖南、中国,甚至风靡世界的东方瑰宝,将东方瓷器推向一个新的巅峰。

醴陵陶瓷为什么会在近代突然崛起,登上陶瓷历史舞台中心?

答案是创新,再加上一点点的不拘一格。创新的中心,是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它生于乱世,兼收并蓄,创烧出釉下五彩瓷;它几度浮沉,最终实现了凤凰涅槃。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是醴陵陶瓷的引擎和助推器,将醴陵陶瓷一次次推上新的高度,跃升了中国陶瓷的审美想象。

醴陵窑,在等待一飞冲天的机会

古人的生活并不多彩,石器陶器,都是大地色。后来有了青瓷,从青到白到五彩,中国陶瓷技术不断提升,瓷器色彩也越来越缤纷。

在湖南,岳州窑、长沙窑、衡山窑、醴陵沩山窑,湖南的陶瓷有过辉煌的时刻,只是,大多已经被历史淹没。唯有醴陵,窑火延续千年。

从东汉到晚清这段漫长的时间里,醴陵陶瓷的存在感并不强,长期作为民窑生产粗瓷,唯一的辉煌是作为长沙窑的“代工厂”漂洋过海。即使如此,醴陵的窑火从未熄灭,它,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燃起熊熊大火、一飞冲天的机会。

这个机会,伴随着中国的苦难和危机而来。18世纪末,中国瓷器唯我独尊的地位一去不返。进入20世纪,湖南开埠,洋瓷甚至已经成为外国向中国倾销的产品,“湖南士绅喜用洋式杯盘”。

对醴陵陶瓷困境与机遇感受最深的,是凤凰人熊希龄和醴陵人文俊铎。

怀抱实业救国梦想的熊希龄,于1904年赴日本考察,看到日本陶瓷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深受震撼。回国后,熊希龄应文俊铎之邀,到醴陵考察瓷业。1905年,熊希龄以“立学堂而育人才,设公司而成实业”的理念,开始了改良醴陵瓷业的历程。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在醴陵正式开办,熊希龄亲任学堂监督。这是湖南省陶瓷研究所的前身。

那是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却也是深处内陆的醴陵,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世界联通。

醴陵釉下五彩诞生即王者

如果选一种瓷器来代表中国,我会选醴陵釉下五彩瓷。釉下五彩瓷以玛瑙红、海碧、草青、艳黑、褐色五种颜色作为最初的基础色,诞生即王者。

在湖南官立瓷业学堂的推动下,醴陵窑,放下东方陶瓷的傲慢,博采众长,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工厂”,日本的技师、世界各国的先进设备、德国的化工颜料、景德镇的陶瓷技艺……在此汇聚。潜心数年,瓷业学堂研制出“玛瑙红、海碧、草青、艳黑、褐色”五种高温颜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首创“三烧制”,创造出釉下五彩瓷。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中国陶瓷艺术最灿烂的一笔:它无铅镉之毒,耐酸碱,耐磨损,永不褪色;它釉色光亮,晶莹润泽,具有玉质般的感觉,画面清雅亮丽;它一举突破了千百年来釉下单色彩绘风貌,使釉下彩瓷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1915年夏天,醴陵扁豆双禽瓶远赴加拿大参加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了最高优质金牌奖的荣誉。仔细端详扁豆双禽瓶,除了感受到醴陵的乡野清风,我们还能看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子。

你或许会以为釉下五彩花团簇拥,有点俗。其实它是中国最极致的“境”。

玛瑙红,争姿斗艳,看尽人间春色;海碧,大海的颜色,波光粼粼;

草青,只此青绿,是对季节、山水、生命的体味;艳黑,黑不是空,是有光芒的;褐色,是大地的厚重和包容。

中国人的心事,都被醴陵人揉碎在五彩里,各有璀璨,又浑然天成。五彩,在墨都分五彩的中国人眼中,是一个绝色世界,它来自自然的领悟,并幻化成各种诗意。如果没有醴陵釉下五彩瓷,“海碧”、“草青”可能就只是字眼,无法确知它们的样子。

一部瓷器“风雅颂”

醴陵,千年瓷脉,从未断绝。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因瓷而生,它从沩山的千年窑火传承而来,创造了釉下五彩,又发展成为“国瓷”,书写了一部瓷器的“风雅颂”。

釉下五彩面世,获奖无数,风靡世界,却也生不逢时,命途多舛。战乱接踵而至,到1949年,醴陵釉下五彩瓷技艺濒临失传。

彼时,湖南官立瓷业学堂的毕业生吴寿祺,已在家中务农多年。他不会想到,有一天,釉下五彩会重新焕发生机,他与陶瓷的缘分将重新续写。

1954年春天,醴陵陶画合作社负责人林家湖,三顾茅庐邀请吴寿祺出山,担任醴陵县第二期陶瓷工人业余美术训练班教员,传授釉下五彩技艺。1955年,醴陵县陶瓷研究所(1983年改名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吴寿祺、林家湖两个老艺人带领着一群匠人,在姜湾简陋的工作室里开启了釉下五彩瓷的恢复工作。

两年时间,他们不仅恢复了釉下五彩工艺,还在原工艺基础上实现了“五彩到七彩”、“三烧改二烧”、“平涂改立体”等技艺创新。

釉下五彩工艺恢复后,先后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制作了生活用瓷及国家礼品瓷1500余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瓷”。

陶瓷研究所更深远的意义,是培养了一大批陶瓷人才。邓文科、陈扬龙等25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90多名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都出自这里,是醴陵瓷业的“黄埔军校”。

2000年,市场化改革大潮之下,陶研所发展陷入停滞,技术、人才进入民营企业,醴陵陶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关键时刻,陶研所再次挺身而出,将醴陵陶瓷的发展扛在肩上。2020年,陶研所浴火重生、重新出发。新时代的“陶研所”将瞄准“建成国内一流、开放式的新型研发机构”的目标,按照打造醴瓷精神家园和产业服务基地的基本定位,着力开发检测研发、展示交流、教育培训三个业务板块,真正实现“传承、创新、开放、共生”的经营理念。走进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厂房依旧,只是换了新装,也有了新的使命。厂房里,工匠们忙碌着,一批“国瓷”正在装箱。

陶研所再次启航。在漫长的岁月里,它辉煌过,迷茫过,但是那一炉窑火未曾断绝,也淬炼着这个城市的品格。

【责任编辑:杨俊康】
返回顶部